文章分享

Article Sharing

為什麼是以色列?以色列政情與柯文哲外交征途解析

2019年2月23日起柯文哲市長出訪以色列,以今時柯市長政壇權重與總統大選氛圍論,這場外交秀和接下來一系列的出訪顯有多重意涵,容此試作解論。

跨洋征途,試溫總統路

首先,柯市長出訪當然不能單就以色列為塊,包含隨即於後的柯文哲訪美,這是一個套裝的競選總統外交行程。到美國不論是接觸政府、國會或智庫,都係傳統台灣政治人物大選前的「面試」,無法避免另也是發光機會;至於美國行前置以色列則就有著他可能的複雜原由和投射心理。

為什麼是以色列呢?柯市府對外一個公開且優美的說法是,以色列就像希臘時期夾縫於兩大強國間的「米洛斯」(Melian),面臨威脅侵犯、亡國乃至復國。這個顯然幕僚準備的歷史背景,想要投射的無非是台灣處境有些雷同於飽受恐嚇的以色列,然後想要主張台灣應該像以色列「拿出實力」,從而操作「米洛斯對話」。而這個領導台灣對抗的領袖隱約就投射柯文哲、意圖博取選票。

這是柯文哲在國際關係見解上一貫的「現實主義」,只是柯式現實主義是淺薄、直白式的那種罷了。假若這個命題為真,則至少會有下述幾端討論。台灣什麼角度、多大程度上類同以色列?又柯文哲是那個帶領台灣人民過紅海的新摩西嗎?

先說以色列,1948年以色列建國後3個小時戰爭就開打,緊接著數十年間蘇伊士戰爭、六日戰爭、贖罪日戰爭等多次征戰,英勇驃悍的以色列國防(Tsahal)不斷的戰勝圍攻的阿拉伯各國軍隊,越打佔領區越多,引起國際調停和不間歇的恐怖攻擊。回望以喻,就像是聖經裡大衛對抗歌利亞的故事,延伸點看則確有台灣生活於虎視眈眈巨人旁的影子。

政治體制和運作的比附

另個角度看以色列,以色列是一個移民國家,也是一個意識形態交雜、族群矛盾且政壇混亂的小國,這點又是有點類似我們台灣,而移民問題也正是「錫安主義」著眼的核心關懷。《以色列建國宣言》當中就指出「必須馬上解決猶太人流離失所的問題……以色列國將完全接受猶太移民。」,從而有了後來的「回歸法」,實際例子如1949-1950間的「魔毯行動」,以色列秘密空中運輸救出四萬五千民葉門猶太人;他如「所羅門行動」之於伊索比亞;還有像是以色列政府給付羅馬尼亞獨裁者西奧賽斯古(Nicolae Ceauşescu)一億一千萬美金交換四萬多民猶太人自由,都是同例。

建國之初至今,以色列就不斷容納相對人口數很大比例的移民。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以色列人口中有約莫20%阿拉伯人,這些阿拉伯人在本命上的社會文化根本不同以色列人,但又真切生活於以色列國境、擁有投票權。具體的說以色列的阿拉伯族群就與曾長期執政的以色列工黨結盟、「投票時」同邊。

再說以色列猶太人本身也分兩大族類,可以分成歐洲系統的阿肯那茲人和土耳其、南非體系移入的瑟法底人。這兩種人同是猶太族群但因著移入時間、背景歧異所以有著見解和利益上的問題,就這點看也有些類似今日台灣紛沓的族群,當然我們台灣境內所謂沒有單一族群觀點,但就爭鬥和分裂的觀點入手沒大不同。

緊接著我們也可觀察以色列政壇激烈傾軋為鬥的持續狀態。簡略政體言,以色列是內閣制、而且1996起乃內閣制但人民直選總理;他有全球少見的不成文憲法和全國不分區國會選舉,這些都是很特別且值得台灣比較圭臬。沒有剛性成文憲法也能對抗強大外敵嗎?又全國劃歸單一大選區優劣何在?這在在有趣。

復從實務操作言,以色列也有激烈的左右和宗教/世俗之爭,就像是我們的統獨一般。較早移入、政經地位較高的阿肯納茲人持續相挺建國後長期執政到1977的工黨,多數瑟法底人則在該次關鍵大選支持右翼聯盟「利庫德」。 如若嵌入猶太2大族群其中,或許我們可以分成「世俗-左派-阿肯納茲」,和「宗教-右派-瑟法底」兩大陣營,複雜程度絕不下台灣,頗值政壇人士合縱連橫取法。

猶太人高智商和善營財舉世都知,除此以外以色列成功的國家產業政策也值一提。從1948年建國到1970年代以色列GDP翻漲4倍,而且這中間還經歷了3次戰爭,令人訝異。惟仔細盤點,這段期間以色列甚至曾為不同工廠設定各自的外匯匯率;1976年開始的「BIRD」計畫更美國與以色列兩政府聯手扶植以國公司科技、工業計畫,這是事先鋪設、以色列公司攻進龐大美國市場的終南途徑,壯大了以色列,影響深遠。 緊接著大約20年的通貨膨張和遲滯後,1990起的以色列開始一系列的產業變身、科技創新起飛,而這也就是柯文哲此行(宣稱)最有興趣的地方。

「優兹瑪」改變以色列創投環境

這乃整套通盤、精準,充滿實用主義精神的出手,以色列政府推出大名于世的「優兹瑪計畫」(Yozma)-由政府投資1億美金建立10個新創企業投資基金,每家基金涉及國外創投、以色列創業團隊和以色列銀行。這個計畫快速引入外資,投注科技創新產業。 具體的說,「優兹瑪」初始政府提供比例三比二的資金援助(政府佔三)。新創基金成立後以色列政府持股40%,更且官方願意共同承擔投資風險、有利益時卻大部歸諸投資人,這對國外投資團隊有強大誘因。 1991年以色列更設立24個科技育成中心,培植大量由當時蘇聯移入的猶太科學家、專業人士,由政府力量引導能人志士發揮,從而提升國力,而這也是柯文哲想學習其中之一。

今次柯文哲飛往以色列主要落腳耶路撒冷和首都特拉維夫兩大城,參觀了Mobileye(自駕車之眼)、大屠殺紀念館、以色列外交部宴會;並且踏訪證券交易所、汙水處理廠云云,行程全面多端,雄心宏圖不難想見。

威博娛樂城

回上一頁

合作伙伴

Best Partner